經過上世紀80年代大量的基礎研究,有關異體肌腱的製備、保存、複溫研究以及深低溫處理技術、術前處理原則等均已十分成熟,國內已有多篇臨床應用的文獻報道[1-5]。
杜瓦罐
異體肌腱在解決肌腱缺損方麵較自體肌腱有明顯的優勢,尤其是在伴有多根肌腱缺損及患者無意取自體肌腱時,異體肌腱顯地不可或缺。另外它取材方便、來源豐富,使用簡便、手術時間短,因而獲得了許多醫生和患者的青睞。
國內報道目前以北京積水潭醫院應用異體肌腱最早、數量最多。張友樂[1]等學者於1997年報道了深低溫低凍方法處理異體肌腱的實驗研究及臨床應用,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經過深低溫冷凍處理後異體肌腱的抗原性能明顯減弱,因而基本未見有排斥反應的報道。本組病例隻出現了三例血腫,分折原因,可能與術後早期煆煉有一定關聯。
異體肌腱在生物力學中表現出的性能與自體肌腱基本相同[6、7],因而隻要縫合牢固,在手術醫生與專業康複師配合指導下,可在術後早期進行煆煉。當然,早期煆煉會引起部分血腫、疼痛,但可通過術區加壓包紮及服用止血、止痛藥物來解決,並不影響早期煆煉的效果。張智慧[8]等通過研究認為,術後早期活動可產生擠壓泵效應,使肌腱中心部位因滲透而得到充分營養,減輕水腫,促進肌腱的應力性重塑,重建光滑的腱表麵,因而早期煆煉對於恢複手功能,減少異體肌腱移植術後粘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組病例隻有8例出現肌腱粘連,術後六個月隻有5例回院進行鬆解,這與早期在手術醫生與康複師共同進行指導功能煆煉,後期及時隨訪糾正煆煉目標有關。
杜瓦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