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血是胎兒(er) 娩出、臍帶結紮並離斷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富含可治療多種疾病的造血幹細胞,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人類生物資源。可是送往安徽的這份臍帶血,當初差點被丟(diu) 棄。
事情要從(cong) 2014年2月27日說起。這一天,成都某醫院婦產(chan) 科誕生了一個(ge) 新生兒(er) 。新生兒(er) 的母親(qin) 王女士早在懷孕時就了解了臍帶血的常識,想要把孩子的臍帶血存下來,但家人認為(wei) 將來不一定能夠用上,不同意她保存。王女士隻能退而求其次,將孩子的臍帶血捐獻給四川臍血庫的公共庫。
三年後,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患者王龍(化名)住進了安徽省立醫院,根據王龍的病情,知名血液病專(zhuan) 家,安徽省立醫院副院長孫自敏教授決(jue) 定為(wei) 他施行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為(wei) 了給王龍找到合適的臍帶血,孫自敏教授向全國七家臍血庫發出配型申請。
相對於(yu) 自體(ti) 臍血庫,公共庫異體(ti) 臍帶血配型難度大,不易成功,且王龍重達93公斤,在公共庫中尋找到合適臍帶血的難度更大。
很幸運,四川臍血庫工作人員通過HLA配型檢索,順利為(wei) 王龍找到了一份5/6位點相合的臍帶血。這正是王女士2014年捐贈的那一份臍帶血,盡管已在-196攝氏度的液氮罐中沉睡三年,但經過檢測,有核細胞數完全符合臨(lin) 床使用標準。
當王女士得知這份臍帶血已經被使用,顯得十分驚訝。
王女士說,這三年來,越來越認識到臍帶血的作用,家人也由當初的反對自存臍帶血變成了支持,“當初捐獻的臍帶血能夠救治千裏之外的陌生人是我們(men) 的榮幸,希望他能早日康複。”王女士表示,“現在自己懷上了二胎,等二胎寶寶生下來後一定會(hui) 自存一份臍帶血,也可以彌補三年前的遺憾。”
7月12日夜,這份被四川臍血庫工作人員護衛的珍貴“救命血”順利抵達安徽合肥。7月15日,王龍進行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接受移植後,他的生命體(ti) 征平穩,目前正接受進一步的觀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