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溫度本身就很低嗎?還是隻有汽化吸熱時我們(men) 才能感覺它溫度低?
首先要理解“溫度”這個(ge) 概念。溫度是對物體(ti) 內(nei) 能的度量,內(nei) 能越低,它的外在表現就是溫度越低。至於(yu) 我們(men) “感覺”或者說“測量”到一個(ge) 物體(ti) 的“溫度”,是通過測量器(可以是溫度計等)與(yu) 那個(ge) 物體(ti) 發生內(nei) 能傳(chuan) 遞,趨於(yu) 平衡後得到那個(ge) 物體(ti) 的內(nei) 能測度(也就是溫度)。
總而言之:溫度是物體(ti) 的固有屬性,和你感覺沒感覺到沒有關(guan) 係。好比糖是甜的,甜是糖的一種固有屬性,不是非要你親(qin) 身感受一下後才能說它是甜的。
不過具體(ti) 到液氮,氮在高壓下很容易保持液態,所以一般的液氮溫度可以達到常溫,所以說我們(men) 生活中見到的瓶裝液氮的“溫度”不低。當它脫離高壓環境的時候,它揮發成氣體(ti) ,周圍的物體(ti) 將內(nei) 能傳(chuan) 遞給它,轉化為(wei) 了氣體(ti) 分子的動能,才使它和周圍物體(ti) 周圍的溫度變得很低。
液氮的溫度是人類工業(ye) 賦予的,它本身溫度不低,不然如果你去碰裝液氮的金屬罐子豈不是手要被凍傷(shang) ,所以說液氮本身溫度低這個(ge) 提法是錯誤的,隻能說液氮在氣化時具有降溫效果,液氮沸點很低,迅速氣化吸收周圍的熱量使其周圍事物降溫。液氮降溫不是通過直接的熱傳(chuan) 遞,如果密封性能好可以避免氣化那麽(me) 人把手直接放進液氮是不會(hui) 感覺涼的。
氮的沸點是77°K(-196℃),在正常大氣壓下溫度低於(yu) 零下196攝氏度就會(hui) 形成液氮。隻要兩(liang) 物體(ti) 溫度有差異,就會(hui) 有熱量傳(chuan) 遞,比如說你把手放在液氮中,你手的熱量就會(hui) 傳(chuan) 到液氮中,你就會(hui) 感到冷。
以下是百度百科上對“液氮”的解釋:
液氮:液態的氮氣。是惰性的,無色,無臭,無腐蝕性,不可燃,溫度極低。氮構成了大氣的大部分(體(ti) 積比78.03%,重量比75.5%)。氮是不活潑的,不支持燃燒。汽化時大量吸熱接觸造成凍傷(shang) 。
液態氮是惰性的,無色,無嗅,無腐蝕性,不可燃,溫度極低。氮構成了大氣的大部分(體(ti) 積比78.03%,重量比75.5%)。氮是不活潑的,不支持燃燒; 在常壓下,液氮溫度為(wei) -196℃;立方米的液氮可以膨脹至696立方米 21°C的純氣態氮。液氮是無色、無味,在高壓下低溫的液體(ti) 和氣體(ti) 。液氮在常壓下氣化體(ti) 積會(hui) 膨脹696.5倍。
液氮(常寫(xie) 為(wei) LN2),是氮氣在低溫下形成的液體(ti) 形態。氮的沸點為(wei) -196°C,在正常大氣壓下溫度如果在這以下就會(hui) 形成液氮;如果加壓,可以在更高的溫度下得到液氮。人體(ti) 可以直接接觸液氮,根據“萊頓弗羅斯特效應”,皮膚不會(hui) 被凍傷(shang) 。
在工業(ye) 中,液態氮是由空氣分餾而得。先將空氣淨化後,在加壓、冷卻的環境下液化,借由空氣中各組分之沸點不同加以分離。氦氣最先泄出(且未被液化),接著就是占空氣中78.09%的氮氣,再來是占20.95%的氧氣,最後是占空氣中0.93%的氬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