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體冷凍10年——放棄_raybey雷竞技官网杜瓦瓶

研究人體冷凍10年——放棄

時間:2017-08-22 09:48來源: 作者:raybey雷竞技官网 點擊:

  其實,早在10幾年前,就有一個(ge) 浙江溫州人,早早地開始了有關(guan) 人體(ti) 冷凍複活的研究,他在當年被稱為(wei) 中國人體(ti) 冷凍複活之父。他叫鄭奎飛,當年紅極一時,新華社說他是生活在頭條新聞中的人,人民出版社出版他的傳(chuan) 記,書(shu) 名《鄭奎飛傳(chuan) 奇》。

  但他也毀譽參半,有人說他就是個(ge) 喜歡吹牛的妄想狂。

  8月21日,錢報記者專(zhuan) 訪現居杭州的鄭奎飛,他表示,這次實施冷凍手術的山東(dong) 銀豐(feng) 曾找過他。同時,他說當時雖然研究人體(ti) 冷凍複活10年之久,但最終他還是放棄了。

  這其中,有何緣由。

  這次做手術的山東(dong) 銀豐(feng) 曾找過我

  錢報:你以前專(zhuan) 門研究過人體(ti) 冷凍複活,這次山東(dong) 的冷凍手術有關(guan) 注嗎?

  鄭奎飛:對,以前我就是研究這個(ge) 的,這次山東(dong) 冷凍手術的新聞我一直在關(guan) 注。其實去年,這次負責手術的山東(dong) 銀豐(feng) 曾聯係過我,想看看是否有合作的空間。因為(wei) 我離開這行已經有段時間了,所以最後沒有合作。

  錢報:這次的冷凍手術和你當年的思路有何區別?

  鄭奎飛:我最早研究人體(ti) 冷凍複活,是在2003年,當時世界上關(guan) 於(yu) 人體(ti) 冷凍的研究也還剛起步不久,很多理論都停留在推測和實驗階段。但總的來說,如何冷凍人體(ti) 、如何長期保存等思路都大致差不多,但是如何複活,這一點,其實至今沒有定論。

  有富豪來找我,想花100萬(wan) 凍30年

  錢報:早在10多年前,你為(wei) 何會(hui) 從(cong) 事人體(ti) 冷凍的研究?

  鄭奎飛:這和我的經曆有關(guan) ,我當年從(cong) 溫州出來,考進北京師範大學,讀中文,後來退學。然後去北大旁聽,去香港也聽過課,後來讀中科院生物學的在職研究生。2002年前後,我去美國,接觸到人體(ti) 冷凍方麵的一些知識,就很感興(xing) 趣,覺得大有可為(wei) ,然後就鑽進去了。

  錢報:你一共研究了多長時間?

  鄭奎飛:2003年開始研究,一直到2013年左右結束,10年時間。

  錢報:當時很多媒體(ti) 對你有過報道,有沒有人知道你做人體(ti) 冷凍之後找到你的?

  鄭奎飛:有,還不少。其實當時我們(men) 的研究也是比較正規的。我當時找了浙大的教授,還有浙江民營醫院的醫學專(zhuan) 家,一起做這個(ge) 事情,當時已經做到了老鼠的實驗。

  也有一些人來找我,有人體(ti) 冷凍的需求。我們(men) 也做過這方麵的計劃,那時有浙江和上海的富豪來找我,一般都是家屬有冷凍複活的需求,我們(men) 做過商業(ye) 計劃,大概費用是100萬(wan) 元冷凍30年,之後再看當時科技發展,決(jue) 定是否嚐試複活。但是因為(wei) 各種原因,沒有做下去。

  

  鄭奎飛(照片個(ge) 人提供)

  研究了10年,為(wei) 何最終放棄

  錢報:為(wei) 什麽(me) 沒做下去,研究了10年為(wei) 何放棄了?

  鄭奎飛:原因很多。第一,當時的科技發展無法確定我們(men) 的預期。冷凍可以實現,但是複活呢,這是很難去驗證的事情。即使到今天,也依然如此。

  第二,當時從(cong) 社會(hui) 和法律層麵,對我做的人體(ti) 冷凍都有爭(zheng) 議,沒有相應保障。如今山東(dong) 的冷凍手術依然有爭(zheng) 議,但主要是技術層麵。在法律層麵,現在隻要簽署相關(guan) 文書(shu) ,就不存在問題,這在當年並不完備,對我來說,當時法律風險過高。

  第三,我當時冷靜下來思考,即使冷凍後複活成功了,你如何保證這個(ge) 複活的人就是原來那個(ge) 人呢?這個(ge) 事情可以說“細思極恐”,所以後來我慢慢放棄了冷凍複活這條路。10多年過去了,現在回過頭來想想,當年有些想法也有點過於(yu) 樂(le) 觀。

  說句題外話,我當時提出的思路中,有依靠科技手段,複製人類的思想意識,按照現在人工智能的發展,我個(ge) 人認為(wei) ,這個(ge) 方式也許可行。

  錢報:那你不做人體(ti) 冷凍之後,這些年在做什麽(me) ?

  鄭奎飛:我主要轉做教育這塊。我現在在做伏羲國際文化研究院,簡單來說,可以理解為(wei) 一個(ge) 私塾。我們(men) 在昆侖(lun) 山和青島都有學院,做假期的培訓和教育類的比較多。沒事的時候我一般都在杭州。

  錢報:據統計,目前全世界共低溫保存了300多例人體(ti) ,但沒有一例實現複活。你對冷凍複活的未來怎麽(me) 預期?以前你說2025年左右可以實現,現在怎麽(me) 看?

  鄭奎飛:什麽(me) 時候實現很難說,因為(wei) 即使實驗室成功了,但也可能是偶然的個(ge) 例。不過所有的科學研究,都會(hui) 有一個(ge) 奇點,比如人工智能,一旦奇點來臨(lin) ,那麽(me) 一切都不一樣了。也許明天,也許明年,但是,人類對於(yu) 生命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古今中外,曆來如此。活著,是最簡單的需求,而一直活著,或許是終極的追求。

  鄭奎飛,浙江溫州人,1978年生。

  1995年,他考進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一年後退學。據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鄭奎飛傳(chuan) 奇》,他退學後沒有地方住,便在北京馬路上睡了幾晚:北京的繁華和夜色隻屬於(yu) 別人,而不屬於(yu) 淒涼地蜷縮在路邊的鄭奎飛。

  此後,他在北京大學旁聽了一年多數學係課程。2000年,他開始對生物和互聯網感興(xing) 趣。

  2003年,他開始了自己的人體(ti) 冷凍複活研究。

  2006,北京科技報、新華社等媒體(ti) 相繼報道了鄭奎飛和他的研究,他迅速走紅,但爭(zheng) 議也很大。

  當時,他試圖說服中科院等單位一起來做這方麵的研究,但被拒絕。據當時媒體(ti) 報道,當時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生物傳(chuan) 熱實驗室負責人劉靜博士表示:“鄭奎飛的確來找過我們(men) ,但是低溫醫學是一個(ge) 非常前沿的科學,科學研究是一步一步來的。從(cong) 目前來看,‘人體(ti) 冷凍複活’是非常遙遠的。”

  當時不少學者和專(zhuan) 家也認為(wei) 其研究並無實質性成果。

  2013年後,鄭奎飛基本結束了人體(ti) 冷凍複活的研究,轉而做哲學和教育方麵的研究,此外還投資了杭州的互聯網企業(ye) 。

  據北京科技報、環球人物等

  國內(nei) 首個(ge) “人體(ti) 全身冷凍”實施案例

  今年5月8日,山東(dong) 濟南的展女士因肺癌去世。幾分鍾後,一家生物工程公司旗下生命研究院的工作人員便對她進行冷凍手術,兩(liang) 天後,展女士的身體(ti) 被放進了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罐內(nei) ,等待“死而複生”的那一天。

  這是國內(nei) 首例人體(ti) 全身凍存手術,為(wei) 展女士進行手術的是山東(dong) 銀豐(feng) 生命科學研究院的工作人員,隸屬於(yu) 銀豐(feng) 生物工程集團。本次低溫冷凍的費用由銀豐(feng) 集團支付,費用在100萬(wan) 元以上。銀豐(feng) 生命科學院工作人員說, “並不是所有人都會(hui) 做出這樣的選擇,而且現在的條件,也並不能保證展女士未來一定就能夠‘複活’,可以說她為(wei) 醫療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犧牲。” 據科技日報等

  我們(men) 做過商業(ye) 計劃,大概費用是100萬(wan) 元冷凍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