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歲女子患癌去世,在濟南進行了人體(ti) 冷凍手術,這例手術也是國內(nei) 首例人體(ti) 全身冷凍術。8月30日,手術醫生阿倫(lun) 德雷克訪問了山東(dong) 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院區,介紹了這例手術的情況。專(zhuan) 家認為(wei) ,人體(ti) 冷凍術將為(wei) 器官捐獻提供一種新的可能方式。
8月24日,著名人體(ti) 低溫保存專(zhuan) 家、中國首例人體(ti) 低溫保存執行者之一阿倫(lun) 德雷克(Aaron Drake)訪問山東(dong) 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院區。三個(ge) 月前,他剛剛與(yu) 齊魯醫院的醫療團隊共同實施了中國首例人體(ti) 低溫保存,本次人體(ti) 低溫保存的誌願者是一位罹患肺癌的49歲展女士,在她臨(lin) 終前,她的家人代她完成了遺體(ti) 捐獻登記手續,決(jue) 定在死後接受一項人體(ti) 冷凍手術,手術於(yu) 2017年5月8日淩晨4點左右進行,醫生將她的遺體(ti) 存放在容積2000升、零下196 的液氮罐內(nei) ——這也被認為(wei) 是中國本土首例人體(ti) 全身冷凍術,在社會(hui) 上引起廣泛關(guan) 注。這意味著中國將是繼美國、俄羅斯之後,世界第三個(ge) 實現人體(ti) 低溫保存的國家。
曾在美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hui) (Alcor)工作多年的阿倫(lun) 德雷克已經參與(yu) 了70多例人體(ti) 保存手術,他介紹,目前世界上已經完成了360例人體(ti) 低溫保存,還有2000多人簽署人體(ti) 低溫保存協議。
據介紹,山東(dong) 大學齊魯醫院1987年就建立了低溫醫學研究室,作為(wei) 中國首例人體(ti) 低溫保存的主要參與(yu) 的臨(lin) 床醫生,齊魯醫院心外科主任孫文宇認為(wei) ,未來能通過先進的醫療科技使他們(men) 解凍後複活及治療隻是一方麵,低溫人體(ti) 保存的更大意義(yi) 不是人體(ti) 保存,而是為(wei) 器官捐獻提供一種新的可能方式。
孫文宇舉(ju) 例說,如果父親(qin) (或母親(qin) )在40多歲因為(wei) 某種原因離世,他可以選擇低溫保存,這樣在10年後子女如果因病需要器官,可以複溫之後進行器官移植,解決(jue) 器官移植時間的問題。同樣的,也可以解決(jue) 空間距離帶來的問題。如果遠在南方省份的病人心髒停跳6分鍾之內(nei) ,我們(men) 把這些器官用低溫的方式保存下來,隻要能保存一周兩(liang) 周,就能夠為(wei) 在北方省份治療的病人贏得更多時間、更多治愈機會(hui) 。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記者 劉騰騰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