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液氮生產(chan) 過程中的純度控製一般是通過在線分析係統來實現的,通過測量液氮汽化後氣體(ti) 中的氧含量來控製產(chan) 品質量。在多年氧氮在線質量跟蹤過程中,我們(men) 發現液氮中氧含量的分析數據偏低,分析數據基本上在20×10-6左右,低者甚至達到了(5~6)×10-6。但是通過汽化車將液氮產(chan) 品完全汽化,對汽化後的氮氣進行分析,數據則有比較明顯的上升,低者在60×10-左右,高者達到了150×10-6,和液氮產(chan) 品在線分析中氧含量的分析結果偏差非常大。針對這個(ge) 問題,我們(men) 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研究,並進行了理論分析,找到了在線分析時液氮中氧含量的分析結果偏低的原因。
1 氧氮溶液中的氣液平衡
液氮可以視為(wei) 氮為(wei) 溶劑氧為(wei) 溶質的二元或多元溶液。拉烏(wu) 爾定律揭示了理想溶液中蒸氣壓與(yu) 溶液濃度的關(guan) 係,即在一定溫度下,存在如下關(guan) 係:
式中:pi為(wei) i組分蒸氣的分壓力;p0i為(wei) i純組分的飽和蒸氣壓;xi為(wei) i組分的物質的量濃度。
實驗證明,實際溶液與(yu) 拉烏(wu) 爾定律存在著偏差,多數溶液呈正偏差,少數溶液呈負偏差。液空溶液與(yu) 拉烏(wu) 爾定律具有正偏差,但上凸幅度很小,即偏差不大,可視為(wei) 理想溶液。而液氮由於(yu) 純度較高,雜質含量很低,與(yu) 拉烏(wu) 爾定律的偏差更小,因此在計算時把液氮當作理想溶液來處理。
由兩(liang) 種具有不同飽和蒸氣壓的純液體(ti) 所組成的二元溶液,其氣相組成與(yu) 液相濃度並不相同,對於(yu) 具有較高蒸氣壓的組分,它在氣相中的成分大於(yu) 液相裏的成分。這就是康諾瓦羅夫第一定律,如式(2)所示。
式中:yA,yB分別為(wei) A,B物質在氣相中的濃度;PA,PB分別為(wei) A,B組分蒸氣分壓力;xA,xB分別為(wei) A,B組分的物質的量濃度。
由式(2)可以看出,若表明A組分在氣相中的摩爾成分小於(yu) 其液相中的物質的量濃度,B組分在氣相中的摩爾成分大於(yu) 其液相中的物質的量濃度。對於(yu) 液氮液氧二元溶液來說,在同一溫度下液氮的飽和蒸氣壓大於(yu) 液氧的飽和蒸氣壓,因此在平衡狀態下氣相中的氧含量小於(yu) 其液相中的氧含量。這就是液氮純度分析中氧含量數據偏低的主要原因。液氧液氮的基本物理常數由表1所示。
對於(yu) 同種物質,當溫度發生變化時,飽和蒸氣壓也要相應發生變化,溫度升高,飽和蒸氣壓相應提高;對於(yu) 不同物質,由於(yu) 它們(men) 的分子結構和分子間的引力不同,因而在同一溫度下具有不同的蒸氣壓。圖1為(wei) 氧、氮的飽和蒸氣壓與(yu) 溫度關(guan) 係曲線。表2為(wei) 液氧液氮在一定溫度下的飽和蒸氣壓。由圖1和表2可見,在相同溫度下,氮的蒸氣壓總是大於(yu) 氧的蒸氣壓,因此氮對氧來說是易揮發組分,氧是難揮發組分。
2 氧氮溶液中氣液平衡時氣相濃度的計算
當氧氮溶液的液相與(yu) 氣相處於(yu) 平衡時,確定係統的狀態參數應為(wei) 2個(ge) 。即在壓力、溫度和濃度三個(ge) 變數中,隻需確定其中兩(liang) 個(ge) 就能確定體(ti) 係的狀態。因此,當濃度、溫度一定時,就可計算出氣相的壓力;壓力、濃度一定時,就可推算出體(ti) 係的溫度。
2.1 計算方法
由拉烏(wu) 爾定律可分別計算出一定溫度下氧氮在氣相中的蒸氣壓力,根據蒸氣壓力再計算出氣相中的體(ti) 積含量。
表3列出了一定比例組成的氧氮溶液在部分溫度下的氣液相濃度數據。由表3可以看出,氣相中氮的濃度大於(yu) 其在液相中的濃度,氧的濃度則小於(yu) 液相中的氧濃度;在液相組成一定的情況下,溫度越高,氣相中的氧濃度就越高;當液氮溶液中液氮含量增高時,氣相中的組分含量在一定溫度範圍內(nei) 變化幅度很小。
2.2 高純度液氮氣液平衡時氣相氧含量計算方法
本文所指的高純液氮是指液氮純度大於(yu) 99.9%的液氮。在液氮為(wei) 溶劑液氧為(wei) 溶質的多元混合溶液中,由康諾瓦羅夫第一定律可知:
從(cong) 式(3)可以看出,一定溫度下,高純液氮氣相中的氧濃度與(yu) 液相中氧濃度比值是恒定的。表4、表5列出了不同溫度下液相中氧濃度與(yu) 氣相中氧濃度的比值。
3 液氮純度分析中氧含量的測定
表6列出了最近幾年氧氮生產(chan) 時液氮中氧含量的跟蹤分析數據,表7列出了2004年液氮出庫分析時的氧含量分析數據。從(cong) 數據中可以看出,液氮中的氧含量較低,都在20×10-6以下。
4 液氮純度分析中氧含量的修正
4.1 汽化後氮氣中氧含量測定數據
表8列出了2004年液氮出庫完全汽化後,氮氣樣品中氧含量的分析數據。其中2號測量數據為(wei) 氣瓶車內(nei) 普氮中氧含量,其它的為(wei) 液氮汽化後普氮大氣瓶中的數據。
4.2 液氮與(yu) 氮氣測定數據的比較
由表7的數據可以看出,出庫前液氮氧含量的分析結果平均為(wei) 14.5×10-6,而出庫汽化後的平均測量結果為(wei) 51×10-6,可認定51×10-6為(wei) 液氮中氧含量的實際含量,故液氮槽車分析時液相中氧含量與(yu) 氣相中氧含量的比值為(wei) 3.5,等於(yu) 80 K下理論比值。液氮槽車氣相與(yu) 液相基本上能達到平衡狀態,且槽車處於(yu) 一定的壓力保護之下,槽車內(nei) 的溫度在80 K左右。實際測試結果與(yu) 理論值符合較好。
液氮在線分析時,分析結果為(wei) 13×10-6(以2004年的分析數據進行計算),而相應的液氮經過完全汽化後的氮氣中氧含量的分析數據為(wei) 51×10-6,在液氮生產(chan) 在線分析時液相與(yu) 氣相中氧含量之比為(wei) 3.9。考慮到充裝及汽化後的誤差,與(yu) 理論值符合的較好。
4.3 修正方法
根據理論分析及實際工作中的測量結果對比,可知液氮中氧含量與(yu) 氣相中測試的氧含量的比值在3.0~4.0之間。根據液氮生產(chan) 在線分析與(yu) 液氮出庫分析時的實際情況,作如下修正:
1)液氮生產(chan) 在線分析時,儀(yi) 器所測量的乃是液氮氣相中的氧含量,轉化為(wei) 液相中的氧含量應乘以3.9的係數。在控製產(chan) 品質量時,應以轉化後的結果為(wei) 依據。
2)液氮出庫分析時,液氮基本上能夠處於(yu) 一種動態平衡之中,測量結果應乘以3.5的係數。液氮罐廠家
5 結束語
通過理論分析和實際工作中的經驗,可知在液氮純度分析中,氧含量測定結果存在著較大的偏差,為(wei) 液氮的生產(chan) 、質量控製留下了隱患。本文通過理論分析,以及大量的試驗數據,給出了科學合理的修正方法,為(wei) 在液氮生產(chan) 中更好地控製產(chan) 品質量、在液氮分析中更準確地給出分析數據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