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樣本庫絕不僅(jin) 限於(yu) 儲(chu) 存,更重要的含義(yi) 是資源的應用和共享,利用龐大和詳細的樣本數據為(wei) 人類健康服務。然而,我國的生物樣本庫卻一直傾(qing) 向於(yu) 單兵作戰,共享機製在國內(nei) 遲遲未能建立。
“沒有信息轉化,生物樣本庫建設意義(yi) 將成空談。”在全球熱議生物樣本庫之際,其國內(nei) 短板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教授王偉(wei) 業(ye) 一語戳中。
生物樣本庫又稱“生物銀行”,但它存儲(chu) 的不是錢,而是組織、血液、細胞、DNA等生物樣本以及與(yu) 其相關(guan) 的臨(lin) 床資料及其質量控製信息管理與(yu) 應用係統。
王偉(wei) 業(ye) 日前在第二屆生物樣本庫與(yu) 臨(lin) 床研究論壇上指出,生物樣本庫絕不僅(jin) 限於(yu) 儲(chu) 存,更重要的含義(yi) 是資源的應用和共享,利用龐大和詳細的樣本數據為(wei) 人類健康服務。然而,我國的生物樣本庫卻一直傾(qing) 向於(yu) 單兵作戰,共享機製在國內(nei) 遲遲未能建立。
不該有的“防守”態度
我國疾病生物樣本資源極其豐(feng) 富,是任何一個(ge) 國家無可比擬的。比如,我國一個(ge) 月的就診數量就相當於(yu) 國外幾個(ge) 月積累的病例數,而整個(ge) 歐洲的例數甚至少於(yu) 我國一家三甲專(zhuan) 科醫院。
目前,我國國家基因庫已經擁有3000萬(wan) 份人、動植物和微生物樣本,被稱為(wei) 世界級的生物樣本庫和組學數據庫。然而,僅(jin) 有資源完全不夠,生物樣本庫在我國仍呈分散、獨立、無序的狀態。從(cong) 樣本庫的質量安全控製到信息化資源整合與(yu) 共享,國內(nei) 與(yu) 國外存在較大差距。
“我國業(ye) 內(nei) 人士在參觀某個(ge) 生物樣本庫時,總是看有多大空間,多少冰箱,用什麽(me) 儀(yi) 器,有幾個(ge) 人等,信息化問題很少有人關(guan) 注。”王偉(wei) 業(ye) 稱,樣本資源的應用與(yu) 研究結合、信息共享為(wei) 前提的資源共享等問題在國內(nei) 並未得到解決(jue) 。
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教授崔東(dong) 紅看來,生物樣本庫是個(ge) 靜態名詞,這就很可能造成概念上的誤解:如同倉(cang) 庫一樣隻具備儲(chu) 存功能。
其實,生物樣本庫與(yu) 傳(chuan) 統生物資源保存最根本的區別是樣本的信息化,建設現代生物樣本庫的目的也是如何把生物樣本資源轉化或翻譯成可以共享的數據信息資源。
“但是,大部分人一談到共享,總會(hui) 覺得是別人拿了自己的東(dong) 西,大多采取防守的態度來回避共享機製的建立。”王偉(wei) 業(ye) 覺得生物樣本庫在國內(nei) 更傾(qing) 向於(yu) 單兵作戰,殊不知真正能夠展示生物樣本庫價(jia) 值的是共享信息,及一個(ge) 有價(jia) 值和管理規範的數據庫。
“因為(wei) 有信息,我們(men) 才收集樣本;因為(wei) 可以獲取更有價(jia) 值的信息,我們(men) 才保存樣本;因為(wei) 樣本和信息可能回答問題,我們(men) 才應用樣本。從(cong) 根本上說,我們(men) 使用的是由樣本獲取的數據信息。”王偉(wei) 業(ye) 說。
如何讓沙子變黃金
數據就像沙子,單個(ge) 來看也許毫無價(jia) 值可言,沒有進行技術辨別、提純的時候,它們(men) 就是一盤散沙。但是當數據量足夠大,並且有技術能夠把它們(men) 利用起來時,這些數據的價(jia) 值就會(hui) 急劇上升,猶如沙子變成了黃金。
隨著生命科學及轉化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王偉(wei) 業(ye) 相信,未來人們(men) 再談生物樣本庫時,重點會(hui) 轉移到樣本庫的信息化建設上。
如何打造信息時代下的生物樣本庫,複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教授劉雷認為(wei) ,有序的空間管理才是樣本庫信息化管理的初衷,而條形碼等技術手段是信息管理所必不可少的。
“當樣本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手工管理會(hui) 變得很淩亂(luan) ,極易造成錯誤。在這種情況下,應用條形碼等技術可以準確定位每個(ge) 樣本,使空間管理自動化”劉雷指出,在樣本的收集、處理、出/入庫等操作流程中,應用條形碼等技術還可在樣本庫信息係統中準確了解樣本的狀態,使管理自動化。
要想做到信息共享,劉雷認為(wei) 引入雲(yun) 信息管理係統也是重要前提。生物樣本庫在共享機製下建立一個(ge) 基於(yu) 網絡化的樣本公共平台,囊括多家網絡單位的生物樣本庫信息,可以實現樣本臨(lin) 床數據、科研數據即時反饋,從(cong) 而促進科研合作共享,提高樣本的使用效率。
另外,數據安全也是樣本庫信息管理中的重要部分,這就要求樣本庫信息係統有較完善的權限管理功能和操作記錄功能,可追蹤數據操作中的每一步。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教授呂有勇則認為(wei) ,許多生物樣本采集工作基本上是根據科研工作的需要,由醫療機構和科研人員自發開展的,缺乏專(zhuan) 業(ye) 和係統的設計與(yu) 規範,因此生物樣本庫還應該基於(yu) 大數據時代的特征進行建設。
“大數據是獲得新認知和創造新價(jia) 值的源泉,並將海量的生物樣本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和科學利用。”呂有勇說。
質量是樣本庫的靈魂
業(ye) 界共識是,保證樣本的質量才是生物樣本庫信息化建設的前提。在此次會(hui) 議上,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還共同呼籲,由政府組織,主動、集中地打造有序、可控、符合國際標準、高質量、珍貴且可充分利用、產(chan) 生重大應用價(jia) 值的生物樣本庫勢在必行。
“樣本的質量是樣本庫的靈魂,沒有質量的樣本給研究結果帶來的負麵影響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ei) 才能消除。”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教授杜祥發出警告。
如何開展生物樣本庫的質量管理,杜祥認為(wei) ,樣本庫的質量管理需要嚴(yan) 格的操作流程作為(wei) 保障,建立樣本庫標準作業(ye) 程序(SOP)至關(guan) 重要。
來自上海醫藥(601607,股吧)臨(lin) 床研究中心的範錦立博士也持類似觀點。他認為(wei) 樣本庫的運營應嚴(yan) 格按照SOP,參加專(zhuan) 業(ye) 機構組織的抽樣質控和檢查,持續改進樣本庫的質量管理。另外,關(guan) 注樣本操作流程的質量控製點也非常重要,特別是溫度監控以及核酸和細胞等物質的質量控製。
崔東(dong) 紅則表示,個(ge) 性化是生物樣本庫質量的靈魂,要根據不同疾病特征建設有特色的個(ge) 性化樣本庫。與(yu) 此同時,穩步發展是樣本質控的方向,在滿足和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有計劃地擴大庫存量,不可一味要求樣本庫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