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基因我知道,我的健康我做主”_raybey雷竞技官网杜瓦瓶

“我的基因我知道,我的健康我做主”

時間:2017-12-07 09:16來源: 作者:raybey雷竞技官网 點擊:

  基因,這個(ge) 字眼越來越高頻地出現在人們(men) 的視線中,在中學生物學課本裏,我們(men) 就知道基因是位於(yu) 染色體(ti) 上,並在染色體(ti) 上呈線性排列。基因不僅(jin) 可以通過複製把遺傳(chuan) 信息傳(chuan) 遞給下一代,還可以使遺傳(chuan) 信息得到表達,也就是使遺傳(chuan) 信息以一定的方式反映到蛋白質的分子結構上,從(cong) 而使後代表現出與(yu) 親(qin) 代相似的性狀,基因具備兩(liang) 個(ge) 特性:一是忠實地複製自己,二是基因能夠“突變”。

  人類隻有一個(ge) 基因組,大約有三萬(wan) 個(ge) 基因。1990年美國啟動人類基因組計劃,先後有美、英、日、德、法及中國等6個(ge) 國家參與(yu) ,2003年4月人類基因生物樣本庫組序列繪製完成。破譯人類基因組序列這一生命科學成就將促進生物學的不同領域如:神經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物學等的發展;醫學也將從(cong) 中獲得極大發展,5000多種遺傳(chuan) 病以及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和其它嚴(yan) 重危害人類的疾病,都有可能得到預防、早期診斷和治療。

  深圳國家基因庫

  那麽(me) 人類通過對基因的進一步研究,基因是如何被測序的呢?探究這些生命密碼將會(hui) 對人體(ti) 、生物種群等產(chan) 生什麽(me) 樣的影響呢?基因工程與(yu) 我們(men) 的現代生活有什麽(me) 密切相關(guan) 的呢?帶著眾(zhong) 多的疑問和不解,我們(men) 走進了國家基因庫,去了解基因這神秘的生命密碼。

  國家基因庫前的火烈鳥

  沿著海岸線,穿過梧桐山隧道,我們(men) 來到了位於(yu) 深圳市大鵬半島觀音山腳下的國家基因庫,規劃總建築麵積達11.6萬(wan) 平方米,主體(ti) 工程已建成,於(yu) 2016的9月22日投入使用。基因庫的主體(ti) 建築依山而建,這個(ge) 外觀仿若巨大梯田的建築非常具有標誌性,麵朝大海,三麵環山,與(yu) 外界相對獨立,每一層建築都倚著山體(ti) 的自然坡度建設,有山體(ti) 結構的支撐,與(yu) 自然融為(wei) 一體(ti) 。周邊環境靜謐清新,悠然涼爽,鬱鬱蔥蔥的林木植被富含負氧離子,溪水邊通體(ti) 粉紅色的火烈鳥自由自在地顧影流連,宛若世外桃源般。

  深圳國家基因庫

  在設計理念中參考桃花源、梯田、山石、三生(生態、生產(chan) 、生活)融合的概念,基因庫主體(ti) 建築是一個(ge) 相對獨立的、層層梯田種植屋麵、混凝土本色與(yu) 垂直綠化相結合的建築。“國家基因庫”的LOGO設計也形象地勾勒出建築外觀的主體(ti) 特色。曆時五年建設,16年9月22日正式對外運營,這是我國唯一的國家基因庫,它是繼美國、日本、歐盟之後,全球第四個(ge) 建成的國家級基因庫,也是目前為(wei) 止,全球最大的綜合性基因庫。不同於(yu) 其它國家的的基因數據庫,它還是國際上現有的各類生物樣本庫、數據庫、生物多樣性庫、疾病庫等的綜合升級版,國家基因庫的工作並不僅(jin) 是單純地把基因資源收集起來,更要使其研究成果得以應用到人類健康、疾病、農(nong) 業(ye) 、物種多樣性等多個(ge) 領域。

  這座外觀呈流線型的建築,倚山體(ti) 的自然坡度建設而成,每一層都相當於(yu) 第一層,都有山體(ti) 結構做為(wei) 支撐,穩固性好,可以擺放大型設備。還有一個(ge) 非凡之處,就是充分利用臨(lin) 近的LNG(液化天然氣)碼頭氣化過程中產(chan) 生的大量冷能,用於(yu) 冷卻樣品,做到節能環保。國家基因庫為(wei) 樣本貯存提供了四種選擇,分別是4℃冷庫、-20℃冷庫、-80℃冷庫和-196℃液氮儲(chu) 存,儲(chu) 存溫度越低,成本越高,不同的樣本選擇不同的“居住場所”。這樣一艘被譽為(wei) 中國的“諾亞(ya) 方舟”裏,國家基因庫攜帶著“留存現在,締造未來”的使命誕生,在生命科技時代,承載著人類及其他生物的遺傳(chuan) 樣本和密碼。

  基因庫擁有“三庫”、“兩(liang) 平台”,以存儲(chu) 為(wei) 主要功能的生物資源樣本庫、生物信息數據庫、生物活體(ti) 庫,“兩(liang) 平台”就是數學化平台、合成與(yu) 編輯平台,它們(men) 分別從(cong) 事基因的“讀”和“寫(xie) ”,以對海量生物資源的存、讀、懂、寫(xie) 、用為(wei) 基礎,促進基因組學在精準醫療、農(nong) 業(ye) 育種、海洋開發、微生物應用等方麵進行探索和產(chan) 業(ye) 轉化。國家基因庫主任梅永紅這樣說:“通俗地說,就是我們(men) 要把全球的生物資源都收集起來,用測序儀(yi) 讀取萬(wan) 物的遺傳(chuan) 數據,用超級計算機算出結果,用合成與(yu) 編輯平台寫(xie) 出生命代碼,最後用來為(wei) 人類服務。”

  國家基因庫機房

  基因是遺傳(chuan) 變異的主要物質,支配著生命的基本構造和性能,儲(chu) 存著生命孕育、生長、凋亡過程中的全部信息。基因是重生命的源代碼,A、G、C、T四種核甘酸不同的排序方式,組成了個(ge) 體(ti) 的基因組。每個(ge) 細胞中包含約1.5米長的DNA鏈 ,每條鏈由大約十萬(wan) 個(ge) 基因組成。生物體(ti) 上生、長、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現象都與(yu) 基因有關(guan) 。它也是決(jue) 定生命健康的內(nei) 在因素。因此基因是具有雙重屬性的:物質性和信息性。

  基因庫中主要存儲(chu) 管理我國特有遺傳(chuan) 資源、生物信息和基因數據,這是維係一個(ge) 民族生存與(yu) 發展的命脈工程,服務於(yu) 國家的戰略需求,提高了我國生命科學研究水平和國際影響力,促進我國生物產(chan) 業(ye) 的迅速發展。“高大上”的國家基因庫看似很遙遠,但其實跟每個(ge) 人都息息相關(guan) 。基因研究的主要應用方向也就是人類健康、新型農(nong) 業(ye) 、物種多樣性及生態環境保護等,具體(ti) 有以下幾個(ge) 方麵:

  一、生產(chan) 領域:人們(men) 可以利用基因技術,生產(chan) 轉基因食品。轉基因技術為(wei) 作物改良提供了新手段,同時也帶來了潛在的風險。基因技術本身能夠進行精確的分析和評估,從(cong) 而有效地規避風險。

  二、軍(jun) 事領域:基因武器比細菌、病毒等生物武器有更大的威力。

  三、醫療領域:隨著人類對基因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許多疾病是由於(yu) 基因結構與(yu) 功能發生改變所引起的。科學家將不僅(jin) 能發現有缺陷的基因,而且還能掌握如何進行對基因診斷、修複、治療和預防,這是生物技術發展的前沿。

  四、基因工程藥物:基因工程藥物研究的開發重點是從(cong) 蛋白質類藥物,如胰島素、人生長激素、促紅細胞生成素等的分子蛋白質,轉移到尋找較小分子蛋白質藥物。小分子藥物在藥理作用的發揮方麵,有明顯的優(you) 勢。

  五、農(nong) 作物培育:科學家們(men) 在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良農(nong) 作物方麵已取得重大進展,這場新的綠色革命的一個(ge) 顯著特點就是生物技術、農(nong) 業(ye) 、食品和醫藥行業(ye) 將融合到一起。

  六、環境保護:利用基因工程可獲得同時能分解多種有毒物質的新型菌種。生物農(nong) 藥代替毒性大、對環境汙染嚴(yan) 重的化學農(nong) 藥是未來農(nong) 藥發展的方向。

  基因技術用於(yu) 臨(lin) 床細胞治療

  國家基因庫,就是儲(chu) 存生命信息樣本和數據的地方,像我們(men) 的“生命銀行”。存儲(chu) 這些數據有什麽(me) 作用呢?結果是將來對自己身體(ti) 變化狀況了如指掌,並且根據這些數據設計自己的飲食、運動和生活節奏,“對抗”衰老和疾病。隨著國家基因庫存儲(chu) 容量的增加,未來將會(hui) 有更多人可以儲(chu) 存和掌握自己的健康數據,過上更健康的生活。

  在醫療健康領域中,基因檢測是通過血液、其他體(ti) 液、或細胞對DNA進行檢測的技術。基因檢測可以診斷疾病,也可以用於(yu) 疾病風險的預測。疾病診斷是用基因檢測技術檢測引起遺傳(chuan) 性疾病的突變基因。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基因檢測是新生兒(er) 遺傳(chuan) 性疾病的檢測、遺傳(chuan) 疾病的診斷和某些常見病的輔助診斷。現階段有1000多種遺傳(chuan) 性疾病可以通過基因檢測技術做出診斷。

  三體(ti) 綜合征的相關(guan) 數據

  無創DNA產(chan) 前檢測相關(guan) 數據

  在基因技術的醫療應用中,目前深圳所有公立醫院已開展對孕婦進行新生兒(er) 出生缺陷疾病“三體(ti) 綜合症”(即21號染色體(ti) 、18號染色體(ti) 、13號染色體(ti) 三大染色體(ti) 異常)無創DNA產(chan) 前檢測服務,相比過去的羊水穿刺篩查,無創DNA產(chan) 前檢測的無創傷(shang) 性可以避免因為(wei) 侵入性診斷帶來流產(chan) 、感染風險,而DNA測序技術的成熟性能保證技術的準確率,從(cong) 而降低生育染色體(ti) 疾病的患兒(er) 風險。

  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建這樣說“如果我們(men) 過去的生老病死是聽天由命的話,那麽(me) 現在可以做到'我的基因我知道,我的健康我做主!'” 試想在基因時代,這樣的未來可期:到醫院看病,隻需自己的基因作為(wei) “身份證”和病曆;想“返老還童”,保存完好的幹細胞就能輕鬆搞定,我們(men) 在不同階段存進“生命銀行”也就是基因庫的年輕樣本,在我們(men) 越老的時候越有用,甚至可能在關(guan) 鍵時刻救命。未來精準醫學方麵的發展和競爭(zheng) ,一定程度上是基因資源的獲得與(yu) 解析。基因探索研究給人類生命曆程帶來無限可能的想象,基因技術的重大革新和革命,把現代生命科學推向了一個(ge) 嶄新的階段。